18782111161

18782111161

226695569

备案系统入口 >

古建筑设计赏析-北京牛街礼拜寺

发布时间:2019-10-16    来源:本站    浏览:

  北京建筑设计院带您欣赏古建筑设计-北京牛街礼拜寺,位于北京西城区牛街的礼拜寺是回族伊斯兰建筑,居北京四大清真寺之首。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保护范围东西83米,南北47米。该寺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、历史最悠久的伊斯兰教清真寺,其东小学校用地原也属寺产。

  寺创建于辽统和十四年(996年),元初扩建。明宣德二年至正统七年(1427~1442年)重建;成化十年(1474年)赐名“礼拜寺”,至弘治九年(1496年)扩建成现有规模。清康熙三十五年(1696年)大规模翻建。现有建筑中,六角形后窑殿为明代建筑,临街望月楼为明末清初建筑,其余大部分为明代建造,清康熙时改建。礼拜殿前殿为清康熙三十五年添建。

  礼拜寺平面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。寺门朝西,门前路西有砖石照壁。路东相对为一座四柱三楼小牌楼。其后为望月楼,六边形平面,二层,檐下均有一斗三升斗栱,黄琉璃绿剪边攒尖顶,二层檐下有寺匾,楼两侧有门。

  其东为主殿礼拜殿,前殿面阔三间,殿门朝东,大式歇山顶,前廊用擎檐柱,檐步一斗三升交麻叶斗栱。其后面礼拜大殿面阔五间,由一个歇山和一个庑殿顶勾连搭,再加周围披厦组成,连前殿总进深达39米。殿内西尽端为象征麦加的窑殿,六边形平面,攒尖顶。檐下斗栱均为一斗三升。

  殿内梁柱、花罩、天花均施以花草和阿拉伯文组成红地贴金的图案或彩画。礼拜殿正前方为邦克楼,方形平面,二层,歇山顶;上层板壁欢门,擎檐柱平座栏杆;下檐三踩单昂,上檐五彩重昂斗栱。其左右有方形碑亭,重檐歇山顶,下檐三踩单昂,上檐五踩重昂斗栱。

北京牛街礼拜寺

  南北讲堂各五间,通过游廊与礼拜殿相连。邦克楼东有七开间大殿,七檩前出廊硬山顶,为待客厅堂。礼拜殿南有通道至男浴室,建于民国时期,近代西式风格,两坡顶,有壁柱券门券窗。南讲堂东有两座元代筛海墓,墓碑镌刻阿拉伯文,仍为元代遗物;墓丘经过近代重砌,但基本保持元代形制。

  来到牛街礼拜寺外,便可以看到寺外30多米长的青砖大影壁,风格古老。最为独特的是影壁上刻画的一幅“四无图”,寓意为“有钟无人敲、有棋无人下、如意无人佩、有炉无香烧”,反映了伊斯兰教不做个人和形象崇拜的特点。

  绕过影壁,便可以看到正门的牌匾和望月楼等,不过正门并不开放,需要从旁边的便门入内。入内后即来到第一院落,10米多高的望月楼就在眼前。望月楼的楼上悬挂着写有“牛街礼拜寺”几个大字的匾额。

  走过院内的甬道,便来到第二院落,首先院落最中心的便是礼拜大殿,这也是清真寺内最主要的建筑。大殿规模很大,可以容纳上千人同时礼拜,殿内的拱门等金碧辉煌,据说修缮时曾使用了一百多斤黄金,非常奢华。大殿的内侧非穆斯林不能进入,不过可以在门外向内观看。

  在大殿外面,还有记载着寺院沿革的碑亭、讲经堂、两位古代来中国布教长老的墓碑等建筑。在院子的最东则是两间陈列室,展示了清真寺的历史故事、文物和伊斯兰教的文化。

  每天从早到晚,穆斯林需要做五次礼拜,如果赶在礼拜时间前来清真寺,便可以看到信徒们肃穆安静的礼拜场面,闹市中的宁静让人更能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,体会信仰的力量。

一键拨打电话